- 業類差別
- 業力的分類, 在佛經中至為復雜, 名目繁多, 不勝枚舉。 茲以名數分類, 舉其重要者四種: 一、 二業類: 有善業與惡業, 引業與滿業, 故思業與不故思業, 黑業與白業, 作業與不作業, 增長業與不增長業, 定受業與不定受業, 異熟已熟業與已熟未熟業, 重業與輕業, 共業與不共業等。 二、 三類業: 有身、 語、 意三業, 善、 不善、 無記三業, 福、 非福、 不動三業, 順現法受、 順生受、 順後受三業, 過去、 未來、 現在三業, 三曲業, 律儀、 不律儀、 非律儀非不律儀三業, 施性業、 戒性業、 修性業三業, 欲繫業、 色繫業、 無色繫三業, 以至於三穢業, 三濁業, 三清淨業等等。 三、 四類業: 黑黑異熟業、 白白異熟業、 黑白黑白異熟業、 非黑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等。 四、 十類業: 即十善業道、 十惡業道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